生態環境部部長發表署名文章: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來源:人民網
發表時間:2019-06-04
訪問次數: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始終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事業蓬勃發展。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著力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眾源自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開創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偉大實踐
70年來,我們黨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大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不斷深化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戰略地位不斷提升。1973年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召開,環境保護被提上國家重要議事日程。上世紀80年代,保護環境被確立為基本國策;90年代,可持續發展戰略被確定為國家戰略。進入新世紀,我國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進入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建設美麗中國成為我們黨的奮斗目標,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駛入快車道。
治理力度持續加大。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環境污染治理力度持續加大。上世紀70年代,官廳水庫污染治理拉開了我國水污染治理的序幕;80年代,結合技術改造對工業污染進行綜合防治;90年代,實施“33211”工程,大規模開展重點城市、流域、區域、海域環境綜合整治。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布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全面展開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生態保護穩步推進。1956年我國建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78年決定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1981年開啟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之后逐步實施保護天然林、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生態保護重大工程,不斷筑牢祖國生態安全屏障。進入新時代,我國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目前,全國已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74個,各類陸域自然保護地面積已達170多萬平方公里,中國人民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日益美麗動人。
法律法規日益完善。1978年“國家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被寫入憲法,1979年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1989年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我國環境保護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軌道。進入新時代,我國制定和修改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稅法以及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和核安全法等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界定入罪標準,立法力度之大、執法尺度之嚴、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
公眾參與日益廣泛。我國堅持發動全社會保護生態環境,人民群眾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不斷增強,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日益廣泛。1985年第一次在全國范圍開展“6·5”環境日宣傳活動,1990年首次公布《中國環境狀況公報》,2007年第一次實時發布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進入新時代,我國積極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絕奢華和浪費,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風尚;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讓生態環保思想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價值觀念,推動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懷。
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70年來,我們黨堅持在保護生態環境中增進民生福祉。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踐行黨的使命宗旨的政治責任。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之所以能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最根本的就在于不斷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實踐證明,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要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
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70年來,人民群眾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生態環境在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當前,不同程度存在的重污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農村環境問題依然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要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做起,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70年實踐經驗表明,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生態環境問題也必須通過發展來解決。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保護生態環境也不是要舍棄經濟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能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沒有哪個人是旁觀者、局外人、批評家,誰也不能只說不做、置身事外。讓建設美麗中國成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需要不斷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培育生態道德和行為準則,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動員全社會以實際行動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為生態環境保護作出貢獻,在點滴之間匯聚起生態環境保護的磅礴力量。
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當前,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并不穩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現反復。
必須看到,我國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污染重、損失大、風險高的生態環境狀況尚未根本扭轉,加之獨特的地理環境加劇了地區間的不平衡。這具體表現為:北方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時有發生;一些河流、湖泊、海域污染問題依然存在;土壤環境風險管控壓力仍然較大,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問題突出;局部區域生態退化問題比較嚴重,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總趨勢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開發建設活動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與我國國情和發展階段密切相關。我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污染物新增量仍處于高位,生態環境壓力巨大。另一方面,與工作落實不夠到位有關。一些地方在綠色發展方面認識不深、能力不強、行動不實,重發展輕保護的現象依然存在。
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做到穩中求進、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兩手發力、點面結合、求真務實,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遵循規律,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態系統;著力推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對重點區域強化監督,既督促又幫扶,重視企業合理訴求,推動解決群眾關切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真正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作者為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03日 09 版)
上一篇:廣東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
下一篇:【重磅】生態環境部公布2019年水源地環境整治情況